第84章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1 / 2)
东晋时期,秦淮河并没有桨声灯影,也没有金粉荟萃,更没有香歌艳舞的夜生活。
秦淮河也不是十里秦淮,而是长达一百一十多公里宽三百多米的水上运输要道。
秦淮河西接长江,为了使交通运输更便利,东晋当局政府疯狂地挖了十六条支流运河来进行粮食、物资的运输。
从长江过来的船只可直达台城西华门外,以确保新鲜食品特供皇宫之内。
所以,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秦淮河水流湍急,航运繁忙。
王献之的小妾桃叶曾在桃叶渡边吟诗感慨道: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建康城中的高档住宅小区在城东南的青溪两岸,多为皇室成员和江南土着世族居住。
“衣冠南渡”后,随着北方名门士族的大量涌入,城南的秦淮河北岸也成了达官显贵们的住宅区,乌衣巷就是其中之一。
正月十五,上元节。
这一天虽然没有后世的各种花灯,烟火,歌舞,猜谜等娱乐活动,但自东汉明帝时期,已经有了家家户户挂灯笼的习俗。
作为四、五世纪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夜晚的建康更是满城尽欢,官宦名士,贵妇仕女纷纷出门,游玩聚会。
大街上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定还是南宋理学家们提出来,并形成了后来的规章制度。
在那个魏晋风流,放诞不羁,崇尚玄学,洒脱倜傥的时代,女子自由程度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一段时期。
天刚刚黑时,鸡笼山守陵瓦房上空炊烟袅袅。
陈望正在亲自尝试着做一道“红烧鸡块”,其实他最想吃的是可乐鸡翅,因为没有材料,也没法搞到那么多鸡翅,只好将就一下。
刚刚把砂糖倒进锅里,加了点水,用铲子快速搅拌,边告诉身边家人,以后做红烧东西,要先熬汤色,火候是最重要的,如果火大了,糖就糊了。
听见了外面有急速地马蹄声响起,而且人数还不少。
心中有些纳闷,这上元节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
阿姐和陈安夫人史小翠,柏杰夫人也就是陈安的姐姐鲁秀上午一起来过了,送来了不少好吃的。
马蹄声到了门口停了下来,只听有人朝着他住的那间房舍粗着嗓门喊道:“广陵公,广陵公?我们来了。”
陈望一听,不觉笑出声来,是他的国子学同学郗恢。
遂高声回道:“喊什么,喊什么,我在这间呢。”
随即,房门被打开了,身材敦实的郗恢带着一股寒风闯了进来。
陈望边用铲子搅着汤色,边转头笑道:“阿乞,你这个时辰来,莫非是想来我这里混吃蹭饭吗?”
郗恢上前抓住陈望的胳膊就往外拽,边笑道:“哎呀,广陵公还吃什么饭,走走走,今日元日节,一起去聚丰楼吃去。”
陈望赶忙挣脱,听他称呼爵位,也学着他的语气道:“东安县伯,休要乱来,俺在父丧期间,哪里都不能去,你初一来的时候不就跟你说了嘛。”
郗恢,出自高平郗氏,是桓温谋主郗超的侄子,小名阿乞,承袭父亲郗昙爵位,东安县伯。
“哎,我说陈望啊,自从离开国子学,你爵位是比我高了,难道是看不起我了不成?”郗恢假作不悦地道。
陈望把铲子交给家人,把身上罩的一块挡油烟的布巾摘下,边道:“哪有,哪有,阿乞,实在是不便啊,这要是传出去,被御史中丞得知参我一本,我岂不是要夺爵下狱?”
“今日夜色已黑,非比元日节来请你,都是我们国子学的人,谁能看见,就是饮酒畅谈嘛。”郗恢继续劝道。
“走,去那屋,喝茶边说,我看看还有谁来了。”说着陈望拉着郗恢的手腕向外走去。
来到屋门外,仔细看去,外面齐刷刷一排站着的有六个人,个人牵着个人的马。
一看都是国子学的同学谢琰、羊昙、王忱、王恭、庾楷、殷仲堪。
陈望躬身一揖道:“诸位大人,上元节安康。”
众人还礼,一起道:“广陵公,上元节安康。”
只有身材瘦高,超然自逸的羊昙尖着嗓子道:“安康?你若不来,我们就不安康了。”
“外面冷,我们进屋说嘛。”陈望笑着往里面招呼众人。
但众人没有想进去的意思,王忱怪翻着小眼睛,怪叫道:“我说什么来着,陈望就不能去嘛,他们非要打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