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难忘的旅程(1)(1 / 2)
上午10点整,伴随火车汽笛一声长鸣,绿皮火车这一庞然大物“咣当、咣当”声响起,火车徐徐开动,火车基本上准时出发,现如今都是蒸汽机车,靠人工加煤,平均车速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全华夏的客运火车一个样,身披绿色,大家统称为绿皮火车,具有时代特色。
软座车厢绝大部分是出差的政府公务人员,或者是企业单位的采购人员,很少是参与全国交流活动的中学生,也许张泽兄弟是绝无仅有,所以同车厢的客人对两兄弟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两兄弟只能是回以微笑。
绿皮火车在不知疲倦的奔驰,突然紧靠张泽他们后座一位大约10岁的小女孩,用稚嫩童声吟诵唐代诗仙李白的佳作:《将进酒.》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小女孩稚嫩的童音,银铃般悦耳动听,阴阳顿错朗朗上口,倒有几分朗诵天赋,顿时吸引了周围乘客的眼球,当小姑娘念到第四句却忘了词。张泽回头一看,小女孩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张泽鬼使神差的接着低声引导:朝如青丝暮成雪 ,小女孩心领神会,聪惠灵动,接着往下吟诵,张泽则主动停下来,尔后小女孩再也没有出错,同车箱的人看张泽也很年轻,纷纷给以好评,好多周边旅客啧啧称赞,小女孩也很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大概是小女孩的爷爷对张泽说了声:小伙子不错!张泽也礼貌地回应:谢谢这位爷爷!刚好我知道这一句,车箱这时只安静了一会,又传来议论的声音,好象还是在谈论诗词,古诗词在华夏千古流传,深入人心,百姓喜闻乐见,不管男女老少,在茶余饭后都能吟诵几首唐诗宋词,可见华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会儿时间来到中午十二点钟,车箱里的乘客纷纷开始吃中饭,张泽征求大哥意见,也拿出两块面包和两个熟鸡蛋递给大哥,和着水壶的水就吃起来,吃完饭洗把脸,两兄弟又开始看书,张泽看的书是北方大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奋斗的青春故事,这本书在华夏现世受热捧、风行了几十年,成为无数华夏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是华夏年轻人心目中的青年英雄,张泽前世就喜欢这本书,保尔柯察金的感人故事,令人泪奔、催人奋进,至今张泽还清楚的记得保尔柯察金动情表白: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张泽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再努力;大哥看的依然是高中物理课本,兄弟俩就这么旁若无人、静静地看着书,完全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兄弟完全沉浸在书本上,汲取知识,充电加油,就这样不知不觉又过去两小时,这时散坐车箱中张沙的同学王坚过来看望张沙,张泽眼尖看到大哥同学过来 急匆匆起身让坐 ,并和王坚说你们聊,我正好到处转转,活动一下手脚,说着和大哥说了声就走了,大哥张淦觉得,反正是在火车上,不会出什么事,也就放心地和同学王坚交流谈心。
这列火车一共由10节车箱组成,一节硬卧、两节软坐、五节硬坐 现在改成散坐,一节餐车、一节行李车兼载货,火车的最后是餐车和行李车,前面是散坐不能去,也不大好去,太拥挤了,张泽向后走,后面也是一个软坐车箱,虽然满员但不拥挤,去了洗手间解决一下负担,就在二软坐车箱之间看起书来,就这样过去了2小时,这时大哥找来,说他同学王坚已经走了,让老二回去坐,实际是大哥不放心老二,必竟他是大哥,不容二弟有任何闪失,再说妈妈关照兄弟二人要形影不离,这样兄弟俩一起回到坐位上。
坐火车确实是寂寞、无聊、难耐,渐渐地周围的人开始熟悉起来,也打开话匣子,两兄弟对面是一对中年夫妻,听声音也是东江市人,对面的妇人惊奇的问:“你们这么小出远门,家中的父母亲能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