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卷大人与小人 第九十一章 朕可不是宋英宗(1 / 2)

加入书签

皇宫,文华殿偏殿。

御桌上正放着张璁这道早已传遍京城官场的奏表。

嘉靖坐在案后,已经呆了好一会儿,他的脸色因为呼吸的不断加粗加快也有些红了起来,他是有些兴奋了。

终于啊,终于有人正式为自己出头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观政,但能以如此方式上奏,已经足够叫人感觉到他的忠心了。

现在更需要在意的是文中内容!

嘉靖陡然定神,喝道:“李芳,黄锦,秦福!”

“奴婢在。”三个最得他信任的贴身太监几乎同时上前听命。

“去,把前些日子礼部送进宫来的那份奏表给朕拿过来,还有,宋史关于濮议之争的那段文章,也给朕找来。”

前一句吩咐或许略有些不准确,但对这三位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因为他们早也知道了张璁这道奏表写的什么,更猜到了嘉靖会有多兴奋,会让自己等做些什么。

所以,不过片刻工夫,那道礼部群官集体上奏谏皇帝继嗣孝宗的表章,以及那本翻到位的宋史书籍就被送到了嘉靖案上。

嘉靖当即将这三件东西放到一起,仔细地一一比照过去,这一看,张璁奏表中更胜一筹的精准性也就出来了。

所谓的“濮议之争”,是发生在北宋年间,宋仁宗之后的宋英宗时。

作为最让士大夫们欣赏和喜欢,还被冠以“仁宗”之号的赵祯,却有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没能生出成年的儿子来。

如此一来,就只能从相近的宗师王爷那儿选一个侄子过继,继承皇位,也就有了宋英宗赵曙。

这情况就和嘉靖眼下的处境颇有些相似了,一样是外藩入继正统,但是两者间,其实却又有着微小差别的。

更与嘉靖相似的一点是,赵曙也是个孝子,也想通过某种运作,把自己亲爹,濮王赵允让给偷偷弄进太庙,甚至于更进一步,让自己爹也成为先帝。

这自然就惹来了当时满朝臣子的强烈反对,是为濮议之争。

相比于如今的大明,北宋的士大夫在皇权面前的势力和脾气显然更大,一番争斗之后,最终是以英宗失败退让,并认仁宗为父,称亲生父亲为叔父而告终。

正因有此先例,所以当嘉靖再突发奇想地想把自己老爹弄进太庙后,群臣也就顺势而为,想要重现濮议之争的结果!

尤其是这份礼部群臣联名而上的关于继嗣的劝谏奏疏,更是让嘉靖一看便是火大,却又无可奈何。

他差点就将之直接扯碎,但最终也只能将其丢到一边,来个留中不发。

却不想,这个看似无懈可击般的理论,居然存在着极大的漏洞,还被张璁一道奏表就给揭开了!

那个漏洞,就在于嘉靖和赵曙两人和前一任皇帝的关系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