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章 大气运之人(2 / 2)

加入书签

修士神魂、灵力、肉体、法器这四项的强横与否,都关系到修士能否成功渡过雷劫。

这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修为与寿命这对矛盾关系,决定了绝大多数修士只能保证神魂、真元或者是神魂、肉体这样的组合强大。至于拥有强大的法器,这是每个修士都追求的,却只能靠运气。

而云青的神魂、真元和肉体在同期的修为中,那是无敌的。

后世曾经有大能说:“万物的诸般修行技能皆源于天道。修士们认为天道变换万端,所以衍生出无数的技艺、功法,那是对于天道的解读多有谬误。其实天道就是阵法。炼丹、炼器、制符等,都是让具有一定功用的法阵,自成为一个小天地。甚至连修士的修炼,都是将自身炼成一个特殊法阵的过程。所以最贴近大道的修行,就是对于法阵的修习。”

这种认知对不对,云青并不知道,不过他倒是有些认同这个观点。

这源于他炼丹时的感悟,他总感觉炼丹就是一个药液在火力的催动下,结合天地之间的灵气,形成一个球状的法阵或符箓的过程。

另外他觉得,地仙(渡劫后期修士,也称二劫老祖)对于修行的认知,总比元婴修士、化神修士的认知靠谱,所以他才出乎众人的意料,选择了修习阵道一途。

众化神修士抢着想收云青为徒,是觉得他是有大气运之人。

尚惊雷的修为是化神五级,他并不觉得这在一众想收云青为徒的化神中有什么优势可言。可是那个气运之子居然选择拜他为师。可能因为这是意外之喜吧,尚惊雷决定要举办收徒大典。

这个收徒大典在鸿蒙宗是件很盛大的事,一个修士一生只能举办两次,收开山大弟子时一次,收关门弟子时一次。开山弟子和关门弟子之间的弟子,都没有资格享受到这个待遇。

究其原因,是除了极少数懒散疲沓的修士,修士们在收开山弟子时,绝对要千挑万选,哪怕再难,也要选一个资质上乘的弟子(修士们自己认为的),然后悉心传授。

因为这关乎到他的名声。名声差了就很难再收到资质好的弟子了。收徒弟,一方面是宗门规定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是修士要从徒弟身上获益。

徒弟在结丹之前,多数都是从师父身上获益,除了每年师父的寿诞,基本不会给师父什么孝敬。而结丹之后,每年给师父的孝敬就多了起来。当然孝敬的多少,是根据弟子能力的大小来的。所以修士们收弟子,都希望自己的弟子资质好,将来的成就高。说穿了就是,弟子成就的高低关乎自身的利益。

修士们在收关门弟子时,自身大多都已是元婴后期,对修行上的认知比较深刻,解答问题时弟子容易领悟,弟子的修行就会很顺利。所以只要不是出了意外,或者是弟子中有惊才绝艳者意外崛起,开山弟子和关门弟子一般都是继承一脉衣钵的首选。所以只有开山弟子和关门弟子有资格享受收徒仪式。

尚惊雷举办收徒大典,就意味着云青是他的关门弟子,也意味着他对云青寄以厚望。

大典开始的时候,云青才知道,尚惊雷到目前为止,加上他,共有十七位内弟子。其他记名弟子,有数十人之多,其徒孙都有十几个了。

据说前十六位师兄、师姐,修为最低的十五师兄黄文清都已经是凝液后期了。大师兄在闭关,为晋级化神迎接雷劫做准备。另外,大部分的师兄、师姐都在外公干,无法回来。

所以云青只见到了三师兄杨震坤、四师姐汪泉清、六师姐柳青和七师兄赵智高这四位。其他的都是师父的记名弟子和一些徒孙。

另外居然见到了宗门仅存的阵法宗师杨瑞鹏,和他带来的几个徒弟。

杨瑞鹏的师祖和尚惊雷的师祖是师兄弟,他和尚惊雷勉强也算是师兄弟,不过两人关系一直非常好,所以特地来给师兄捧场。当然也含有让两家弟子互相走动,互相亲近、互相扶持的意思。

收了师兄、师姐每人一件不错的见面礼。没来的师兄、师姐,也都让别人代交了见面礼。当然,师父的内弟子给的礼物才叫见面礼,那些记名弟子给的礼物叫贺仪,不叫见面礼。

云青也向老师献上了拜师礼—阴山界每年收益的一半。

这可把在场的四位师兄、师姐吓着了,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位大方的师弟暗自高兴。阴山界每年收益的一半,那可是每年近千万的上品灵石呀,这对于元婴期的修士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了。

杨瑞鹏和尚惊雷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云青。这些灵石虽多,但在化神期修士眼里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们明白云青此举的用意。

虽然这些财富是云青凭着自己的本事赚到的,但是以他目前的修为,拥有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那就是一个移动的灵石富矿。不说其他宗门,就是本宗门,也难保没人打他的主意。分给师门一半,就是要让师门当挡箭牌。

换做他人,别说这是自己应得的财富,就算是应当分给别人的财富,也恨不得全揣在自己的腰包里,哪舍得这么大方?

因此要是云青不主动献上来,尚惊雷绝不会提点他。现在他们是赞赏云青的睿智、清醒,是为云青的不贪心,头脑清醒、懂得取舍而高兴,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才能在修行的路上走得更远。

尚惊雷向宗门宣告,云青将其拥有的阴山界的收益献给了师门。这就是告诫那些想打云青主意的人,你们要好好掂量掂量了,想要对付云青,究竟值不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