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祭陵(2 / 2)
你们看,整座陵寝从山脚修到山顶,顺势飞腾,山顶上的神庙大殿气势磅礴,象征龙头,直击霄汉。
正好应了《易经·乾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么招摇是要跟凌霄阁上的九五之尊——玉皇大帝对着干呀!就算是王母娘娘的陵敢这么修也得遭雷劈啊!”
我顺着他俩的指点观察整个雷泽山和陵寝,的确如胡大头所说。
很难想象,这座巨大的陵寝建在道路这么不畅通的大山里头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而且附近并不产汉白玉,单纯运输不计其数的石料,工程量足以媲美古往今来所有皇家陵寝的总和了,更不用说在雕刻、建造上成千成万的石匠所花的心血了。
如此大费周章、不惜代价与天争锋的是哪位大神??敢和玉皇大帝叫板的?...难道是齐天大圣的坟包吗?
既然村里人都说这是座衣冠冢,莫非陵寝里边葬的是大圣他老人家那件虎皮裙?
老村使劲咳了几声,拉回陷入感叹的几人,继续叮嘱我们接下来的路线:
“恁们顺着祭陵神道爬到山腰祭坛,绕到山后边小路,下了山再往北一直走,过了片野竹林,就到壶口关了。
那个地方客商多,只要出了竹林子,就能问到路哩。一会儿,恁们就自个走喽,俺是说啥也不敢进去。”
“要走多长时间才能出竹林?”我忙问。
“不好说哩,俺其实也没咋走过,要是老孙头没死,带着你们,运气好三天也就到壶口关了。”老村正悠悠的说。
“要是像我们这样运气不好,又没人带呐?”
“哼~要是运气孬~三百年也别想出来!老孙头活着的时候嘱咐你们的忌讳,千万记住——千万别走回头路,也别往山顶去,再者就是里边的金银财宝都不能动!千万记住喽!!”
老头沉着脸说完,丝毫不顾几人迥异的表情,继续领我们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向前走。
听完他一番话,再望向祭陵,除了震撼其非凡的规模以外,我隐隐感觉出阴森空灵,不详之感顿生。于是给了文主簿一个眼神,又摸了摸腰间的菜刀。
没一会儿,就到了祭陵井亭,亭内有一口八宝琉璃井,蹊跷的是井口被一块千斤巨石封的死死的,像是怕什么东西从里头突然钻出来。
井亭再往里走就是界碑亭。
靠近了,仰观整个陵园,细微之处难掩破败,比起远处给我们的壮观印象有些落差。
就连漫山的石像生,十之三、四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头都不知道去哪了,空留高大的身子,或仗剑而立、或卑躬屈膝在树丛之中。
经过日复一日的风霜侵蚀,界碑亭柱子木质腐朽不堪,台阶缝隙杂布着枯草,估计再过几年,这个破亭子就该坍塌进泥沙中了。
碑亭中央一人多高的汉白玉界碑,顶部凿刻的负屃龙纹纠缠盘绕,仿佛在蠕动,但常年风化下,鳞、爪等突出的部位,都已磨平了棱角。
曾经辉煌宏伟的祭陵,正缓缓的被自然消靡殆尽。
斑驳的碑面上歪歪扭扭刻了许多东西,既像是先秦时常用的篆字,又像是降鬼除魔的符文。
单凭我肚子里的墨汁,一本正经看了几遍,只勉强能猜出其中几个,不禁啧了一声:
“这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除了‘黄边龙界,他族莫入’八个字,其他写的个啥?”
文主簿则似乎是能看得明白,粗略扫了一眼后,紧锁眉头:
“这应该…是…冥符碑呀!”他怕我们不懂,补充道,“传说仓颉奉黄帝授意造字,依照奎星走势,分别以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和手掌纹路为启发,各造出了‘冥符’、‘兽纹’、‘人字’。
这三种文字,各用来沟通鬼神、异兽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
而‘冥符’就是当年专门占卜、祭祀时沟通鬼神的媒介。
但是因为这种文字笔法诡异,包含‘落毫、转笔、藏锋、隐首、护尾、疾势、夺鳞、涩勒’冥书八势,字里行间透着阴煞之气。
身体稍微虚一点看了就会折寿,所以平常人极少有人用,流传到现在,天底下能看懂的应该超不过二十个人了。
燃哥儿,以你的阅历,能猜出八个字来实属不易了。”
我搔了搔脑袋,不知他是在夸我,还是在讽刺我,有些难为情。
“那上边写的是个啥?文大人,你能看懂不?”骆驼问。
文主簿上下打量着石碑,皱着眉吸了口冷气。
“我只能勉强读懂一半吧,大概写的是陵墓主人生平德行高尚,神兽‘混沌’因崇敬而为他守陵。
非陵墓主人宗亲后裔,擅闯净土者必遭混沌泯灭之祸...
另外还写着,宗亲叛逃,擅闯者杀,贪得无厌者,杀!阴毒狡诈者,杀!不义不孝者,杀!
至于后头几行字我只能看个梗概了。应该是说陵寝主人生前在帝王诸侯间纵横捭阖,诸侯王为争夺他,干戈频发,为免生灵涂炭,晚年避世于荒野。
后头都是断断续续的话,山顶...钟声...云云,我一时半会还参悟不透。”
胡大头呵呵一笑:“那么多诸侯王都争他,看来这座陵寝的主人很得宠呀!难道是历史上哪个红颜祸水?褒姒还是苏妲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