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章 争斗之法(1 / 2)

加入书签

梁祯曾经也不明白,为什么史书中的古人,明明可以在京城之外的一个地方当一辈子的土皇帝,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放弃了这舒坦的生活,选择到时刻处于旋涡中心的京城,冒着朝生暮死的风险,陪伴在如猛虎般反复无常的君王之侧。

现在,梁祯才终于明白了,这些古人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他们早已不是他们了,他们的肉体、他们的名字所象征的,也早已不是他们这个人,而是以他为“招牌”的,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而为了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存续、稳定、壮大。这几块“招牌”就必须一直留在京城,留在君王身侧。

而当初,盈儿一再强调,自己贪恋邺城的富庶的行为,在梁祯看来,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因为只有盈儿还坐在邺城,以她和颍川荀氏为首的利益集团,才能继续吸纳人才,进而发展壮大。

因此,梁祯才会不顾三十年的情分,将身体状况同样每况愈下的盈儿,“赶”到已成废墟的雒阳。

但梁祯似乎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他的麾下,除了以盈儿所代表的军勋新贵与以荀氏为首的豫州士人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外,还有存在着很多个同样要分蛋糕的利益集团。只不过,这些利益集团的规模及实力,都远不及前者罢了。

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同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利益,这些小的利益集团,纷纷汇聚在另一个名义上可能跟军勋-颍川集团相抗衡的利益集团周围。

而这个集团,正是以梁琼所代表的西州武人,以及与贾诩为代表的西州士人为代表的西州集团。因为,在众多的利益集团之中,也只有西州集团才拥有足以跟军勋—颍川集团相争的资格——梁祯的儿子。

梁祯出征徐州的时候,曾让梁琼坐镇邺城。这一举动,无异给了西州集团机会——扩张他们实力的机会。

西州集团在邺城的大本营,是一间毗邻夏府的大宅,这宅院在灵帝年间,是另一位中常侍宋典的族人的府邸。规模与夏府相当,十常侍被诛后,这宅院也就跟夏府一样荒废了。

而在邺城附近,像夏府一样被荒废的宅院还有很多,而这些宅院,也就成了滋生各类以“移天易日”为己任的野心家的温床。

今夜,宅院之中来了五个人,分别是孟华心、梁琼、贾穆、贾逵以及董昭。其中,孟华心是董白的心腹,贾穆就是重臣贾诩的长子,而贾逵则是司隶校尉钟繇的副手。他们三人,都是代表不方便出面的董白、贾诩和钟繇而来的。

这五人之中,只有董昭一人是关东人,而他之所以也受到西州集团的邀请,是因为他现在的职务,是董白之子梁昭的老师,既然是梁昭的老师,那他跟西州集团也自然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了。

“眼下,徐州战事已定。征讨关中,也提上日程。”孟华心虽是坐在主陪之位,但由于主位的梁琼并不适合作开场白,故而孟华心第一个开口道:“以太师之意,征讨关中的主帅,非四郎莫属,可若真让她定了关中。那只怕日后,我等便再难与之抗衡。”

西州集团的势力,本就远不如军勋—颍川集团。因而如果真的让黑齿影寒独领平秦之功,那就如孟华心所说,这日后不仅是西州集团,就算放眼整个朝野,也再难有人,能与军勋—颍川集团相抗衡了。

“背后捅刀,乃不义之举,非君子所为。我等万不可如此行事。”贾穆开口道。

这话也不是他的意思,而是西州集团的重量级人物,贾诩的意思。因为这场较量本就不是对等的,若是西州集团先坏了规矩,背后使坏——比如进谗言、拖粮草等,那一旦军勋—颍川集团回过味来,只怕西州集团将死无葬身之地了。毕竟,论玩阴的,有谁能玩得过这两百年来,一直屹立在庙堂之高的关东士人?

因此,不先使诈,与其说是“妇人之仁”,不如说是一种自保之法。

董昭是这些人中学识最为渊博的那个,且也最得梁祯信任,因此他的话在此五人中,也算是分量最重的之一:“依昭之见,西征之帅不可更,但我等亦可向太师进言,参与到这西征之中。”

这倒不是为一个好办法,毕竟大伙内斗归内斗,明面上,还都是要为梁太师效力的嘛。再者梁琼等人也是军中宿将,参与到这西征之中,也是应该的。

五人又仔细地商议了好一会儿,而后便带着初步的商议结论,分别去找没有参加这次集会的贾诩、董白、钟繇。毕竟,这初步的结论的可行与否,还是要经过巨头们的“深入研究”方能确定是否可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