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梁山派系之争(1 / 2)

加入书签

生于乱世,确切地说,是穿越到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武大郎并非不愿习武,他曾跟随武松学习,然而事实证明,他不是练武的料。

曾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然木杵却只能磨成牙签,材质不对,再怎么用力也是枉然。在武学之道上,武大郎就如同一根朽木,无论武松或西门庆如何雕琢,他始终无法掌握武艺。

此刻,周侗慧眼识人,欲收武大郎为徒,苦尽甘来,喜讯从天而降,幸福来得太突然。这些日子,武大郎面对方腊和周侗,总是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如今,他终于有了转机!

不论能否学到周侗的一招半式,光是“周侗亲传弟子”的身份,已足以让武大郎狂喜不已。周侗何许人也?他是卢俊义的师父,一旦成为他的弟子,武大郎便是卢俊义的小师弟,日后卢俊义若上门,武大郎无需费心应对,亮出周侗这把杀手锏即可。再者,林冲也是周侗的徒弟,同门之谊,林冲还会离开武大郎,跑去梁山吗?

更长远看,武大郎知晓周侗将来会收抗金名将岳飞为徒,一想到与岳飞同门,他内心欢喜得直颤。

武大郎过于激动,一时未能答话,周侗略有不满:“怎么?做老夫的弟子,让你武大郎的地位降低了?”

武大郎立刻清醒过来,连连摆手,磕磕巴巴地说:“前辈您……是晚辈我……是我……呃……”

面对周侗的青睐,武大郎确实失态,毕竟,这是卢俊义和林冲的师父啊。周侗嘴角微扬:“既然如此,还称呼老夫为前辈?”

武大郎随即殷勤地为周侗按摩揉肩,亲切地唤他师父。但他还是向周侗坦白自己曾学过武,只是始终无天分。

周侗对此嗤之以鼻,审视着武大郎,淡然道:“不谈你的根基,你已过最佳习武年龄。你这瘦弱的身躯,能学会几招自保已是万幸,还想成为武林高手吗?”

此言让武大郎颇受打击,内心受伤。他一米七五的身高,一百四十斤的体重,放到后世也算是半个翩翩公子,为何总被人这般贬低?

然而,武大郎也从周侗的话中看到了习武的希望,不禁暗自欣喜。哪个男子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武大郎也不例外,但这需要高超的武艺。

武大郎明白,周侗这么做或许看中了他处事的机敏。周侗的两个徒弟,卢俊义无意仕途,林冲已落草为寇,他想借武大郎实现当年的抱负,而且武大郎释放了方腊,正符合周侗的意愿。

再者,君山会要试探武大郎,周侗干脆住进武府,收他为徒,一来堵住悠悠之口,二来若有他人来犯,周侗也可助武大郎周旋。

人越老,性格有时会如孩子般随性,只是周侗的选择对他本人来说,是好是坏,难以预料。然而,不论结果如何,武大郎都是获益者。

“武大郎拜周侗为师”的消息迅速传遍武府,众人奔走相告,西门庆、武松和林冲尤为惊讶。林冲惊于师父再次收徒,而西门庆和武松困惑于武大郎无武学天赋,周老前辈究竟意欲何为?

他们刚提出疑问,就被周侗呵斥一番,还打算一人对抗二人,教训他们一番。西门庆懊恼,武大郎心中畅快,以后西门庆再拿武艺嘲笑他,直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今,武大郎已小有名气,继“烟花易冷”之后,因周侗再次震动江湖。周侗这位武林泰斗收徒,乃是江湖大事。

武大郎不敢怠慢,武府大张旗鼓设宴,迎接宾客。这也是周侗的意思,做了师父就要光明正大,那些仇家有啥手段,尽管使出来。

消息传遍南北,各路豪杰纷纷下山,涌向阳谷县。河北的玉麒麟卢俊义得知此事,苦笑摇头,备好厚礼,带燕青出门。

梁山的好汉们却没那么轻松。如今梁山的态势渐明,特别是上次武大郎与花荣直面交谈后,梁山的氛围愈发微妙。花荣心底仍倾向宋江,但想到武大郎提及宋江为招安而不杀蔡九知府,他心中不适,觉得愧对梁山上的英雄好汉。

如此一来,花荣酗酒,宋江一派人心惶惶。花荣一颓靡,宋江的武力短板暴露,晁盖的优势显现,他与鲁智深、史进、杨志的关系日渐亲密,不善饮酒的梁山好汉本就少,加入他们的人自然多了。

武大郎拜周侗为师的消息传出,梁山群情激奋,许多人都想见识见识这位传说中的武大郎有何特别之处。最忧虑的,莫过于宋江和吴用了。花荣下山归来后的变化,显然与武大郎有关。这次不能再派花荣,宋江一派还能派谁呢?

宋江的核心亲信仅三人:花荣、戴宗和李逵。花荣不能去,李逵鲁莽,剩下的是与武大郎有过交集的神行太保戴宗。严格来说,戴宗原本属于晁盖一派,二十九人参与劫法场救宋江后,在白龙庙结义,但他是吴用的挚友,吴用投靠宋江,戴宗也随之成为宋江一系。 戴宗,这位英勇豪杰,以其魅力招揽了杨林、裴宣、邓飞、孟康,就连狂风般的李逵也是由他引荐给宋江的。李逵又带来了汤隆、焦挺、鲍旭、朱富、李云,可以说,戴宗对宋江的作用,就如同林冲之于晁盖一般重要。

宋江的阵营还包括了同乡朱仝、雷横,以及弟子孔明、孔亮,还有后来加入的石勇,这些人都是宋江在梁山的倚仗。尽管揭阳镇的英雄们也效忠宋江,但他们以李俊为首,独立性极强。李俊曾下山祝贺武大启程,他的队伍有李立、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薛永、侯健九位好汉。如此算来,宋江掌控的梁山豪杰已有二十七人。

晁盖原本只有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八位亲信,但鲁智深和林冲的加入使他的势力不容小觑。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的鲁智深、杨志、周通、李忠、曹正、史进、朱武、陈达、杨春九人也倾向晁盖。实际上,三山共有十三位好汉,只是武松、张青、孙二娘因故未能加入。加上公孙胜和他的亲信樊瑞、项充、李衮,晁盖手中已有二十三位好汉,且有武大的支持,势力已与宋江旗鼓相当,甚至稍占上风。

令宋江忧虑的是,梁山的生活虽能温饱,却无法与山下武家的繁华相比。那些接受武大训练的部下享受着优厚待遇,武艺也在提升,他们似乎有了不愿再回山的念头,这让宋江颇为头痛。然而晁盖并无此困扰。他最初与宋江暗中较量,主要是因为吴用的背叛。他对宋江仍有敬意,毕竟“及时雨”、“山东呼保义”的美誉并非空穴来风。如今晁盖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他甘愿听从武大的策略,耐心等待部下下山受训,待时机成熟,再向武大请教。

今日议题关乎下山的归属,众英雄齐聚“聚义厅”。晁盖居中,宋江、吴用、花荣、戴宗、李俊在左,公孙胜、鲁智深、杨志、史进、刘唐在右。李逵这个莽夫却跑到右边与刘唐闲聊,这两个直率的汉子让宋江颇为尴尬。

晁盖轻咳一声,待众人安静,平静地说:“武植兄拜周侗为师,各地英雄皆赴阳谷,梁山自然不能缺席。只是人选尚未定夺,各位有何建议,直言无妨。”鲁智深直截了当地说:“我与武植兄有交情,又与武松情同手足,此次下山,我必去。”众人点头,鲁智深的亲近关系无人能及。

戴宗接着说:“我上次与鲁提辖一同下山,与武植兄相谈甚欢,这次我也应去。”李俊和史进也要求同行。如此一来,形成了两对两的局面,宋江和晁盖各有一人。

刘唐嘟囔着:“上次承蒙武植兄盛情款待,这次我定要去道贺,谁也不能拦我!”晁盖瞥了宋江一眼,答应了。李逵也嚷着要下山,局面成了三对三。

晁盖和宋江对此结果还算满意,正试图维持平衡,花荣却开口:“我与武植兄略有交情,下山也算我一个。”宋江略惊,询问他的身体状况,花荣淡然回答无妨。公孙胜适时插话,表示他也与武大有交情,打算下山。就这样,八人准备下山。

与此同时,汴京城中,蔡{等人为此事烦恼。蔡{与武大多次较量,从未占过上风。最近他按兵不动,只因等待最佳时机,一举击败武大。如今,武大拜周侗为师,或许正是良机。此时,久不问政的蔡京上朝,众多官员前来问候。蔡京傲慢地哼了一声,算是回应。就连高俅也不例外。然而,有个被称为“隐相”的梁师成,无需如此。 梁师成的资历比蔡京更深,他无需对蔡京示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