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婉拒(1 / 2)
#当姜玉楼完成对《北京人在纽约》对修改,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二月。
年底了,这时候发表肯定不合适,所以他打算将这部作品当做明年《最文学》的重头戏。
在他看来,《北京人在纽约》在国内会有不错的销量,可惜的是这部作品在国外,尤其是美利坚可能不会有什么销量,所以,他也没有打算告诉贾森。
虽说少了美利坚市场,他会少赚一点,但这部作品拍摄成电视剧可是大受欢迎,对他来说也是另外一种补偿。
国际大厦。
姜玉楼在办公室里批阅着文件,时不时皱皱眉,显然是对某件工作不太满意。
最近这些天,他一点都没闲着,每天忙得跟头绊子,回到家就想睡觉,算是将之前休息的工作全部补了回来。
他也不是不想放权,只是有些工作,没有他这个社长兼总编的批示还真干不成。
比如和上级部门的对接,比如和印刷厂以及书店的商业谈判,这些工作没他不行。
好在忙过这一段时间,积累的工作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之后他又能有一段相对轻松的时间。
不过,显然有人见不得他清闲。
这不,他刚批示完一堆文件,还没等他喝口茶,伸个懒腰,就有人来拜访了。
来人还是他的老熟人,央视的导演黄一鹤。
只是黄一鹤见到姜玉楼后面带惭色,过了半晌,才悔恨道:“姜老师,后悔没听你的忠告啊。”
姜玉楼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1985年的春晚,黄一鹤依旧稳坐导演宝座,央视也如往年一般,特邀了经验丰富的姜玉楼担任顾问。然而,这一年,黄一鹤却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将春晚的舞台从室内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露天直播。姜玉楼深知此举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他极力劝阻黄一鹤,试图让他放弃这个大胆的想法。但黄一鹤,这位已经两次成功执导春晚的导演,似乎被自负或是压力所驱使,一心想要搞出点新花样。他坚定地拒绝了姜玉楼的建议,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
姜玉楼看着黄一鹤那固执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无奈。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但黄一鹤却像是被什么迷住了心窍,根本听不进去。两人的关系因此变得有些紧张,原本和谐的合作氛围也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姜玉楼见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黄一鹤是个有才华的导演,但这次的决定实在太过冒险。他担心这场露天直播的春晚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但看着黄一鹤那坚定的眼神,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再劝下去。
最终,姜玉楼左思右想之下还是辞掉了顾问的工作。
结果,正是在黄一鹤的孤注一掷之下,春晚这场盛大的舞台演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他自己也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尝到了人生的苦涩。
户外春晚直播,这个想法并非不可行,但黄一鹤的步伐迈得太超前,太富有创新精神了。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还远远无法支撑起这样一场规模宏大的演出。
即便是后世的春晚,户外会场也往往只是作为辅助,而非主会场。
试想,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演员们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表演,这无疑是对他们技艺和意志力的巨大考验。而对于观众来说,冒着严寒观看节目,也是极其不友好的体验。
果然,春晚的序幕一拉开,就接连暴露出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体育场的照明设备似乎力不从心,昏暗的灯光如同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投射在舞台上的光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以至于观众眼前的画面都仿佛笼罩在了一层迷雾之中,模糊不清,甚至都看不清演员的脸。
而这场盛大的晚会,原本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那时,就连最基本的通讯设备——对讲机都未能配备到位,有线耳机的信号也时断时续,仿佛在与现场的混乱同步起舞。没过多久,整个现场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人无法分辨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黄一鹤拼命喊话试图挽回,然而,一切已经向着最烂的局面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