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两个豆腐坊。(2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我以为伯伯他们这么辛苦的工作,整个镇上只有他们在做。等到我们租第二个地方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的邻居那家包子铺也在做。只是,我们邻居家包子铺做的时候,品种比在我爸单位食堂里做的那位伯伯的品种单一了很多倍,不再是以前那么多东西了。

我很好奇,曾经问过我爸。我爸告诉我,因为他们家是包子铺,他们主要是为了配合大家吃包子的需要,做豆腐脑和豆浆。我爸的解释让我明白了过来,怪不得我在伯伯家里看不到很多之前那个铺子里的那些机器了。这大约就是小作坊和大作坊的差别吧?尽管,在我爸他们食堂的那个伯伯的“大作坊”,仍旧是“作坊”,并不是工厂。也许,他们的差异只在,我们邻居伯伯做豆制品是为了辅助他包子铺的生意,我爸他们单位食堂的那个伯伯的“大作坊”满足十里八乡的豆制品销售。

我印象中,我爸他们单位的那个伯伯常常会挑着一担豆腐出去,并在一定的时候准时返回家中。我又想起了我的外公,他以前曾经将家里的东西拿出去卖,却并不都是自己挨家挨户去卖,而是每个村里会联系一两个家庭,将东西寄存在他们那里,谁有需要就到那些家里去买。而我外公只在此后去送货的时候,取走卖不动的货物和卖货物得到的钱。当然,也会给寄存的那一家一些辛苦费。

我在想,也许,我爸他们单位食堂里做豆腐的伯伯采取的也是那种战略吧?因为那种类型的战略,往往能够把握好时间,并将生意做得稍微大一些、广一些。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见到镇上的那两个豆腐销售的店铺,到现在我常常见到一些地方做了很多不错的豆腐,并将它们袋装销售到全国,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工业生产,我时常会想,现在还能有多少那种让人怀念的豆香味扑鼻的小作坊存在呢?

倒不是2024年的我们已经看不到小的豆腐作坊,只是,这种小的豆腐作坊竟然已经让我不得不恢复了吃鸡蛋,只因为连续两年时间,豆腐作坊已几次更换经营负责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