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斗宝大会(一)(1 / 2)

加入书签

众人来到二楼后,正对着楼梯口有一个大房间,咏絮指着它说道:“就是这里了”,指着前面的一位家丁说道:“阿四和你跟我进去,其余人去偏殿等候”,众人听令去了。

咏絮便往房间走去,弘历两人跟在后面,刚一进门口,弘历见此房间甚是宽敞,能够容纳五六十人,中间方位东西放置着一个长形圆角的红色檀木方桌,里面已经稀稀落落的做了十来个人,桌子前面有一方高台,站在上面可看清全场。

咏絮三人进入后,里面的人说话的说话,打闹的打闹,都视若无睹。她径自往左边走去,在一个无人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弘历二人便站在了她的身后。

坐在她右手边的一位姑娘看见了她,微笑着凑过来说道:“咏絮姐姐,你来了。”咏絮侧头一看,喜出望外,握着那位姑娘的手,说道:“雨婷,你已经到了。”

雨婷说道:“是啊,我昨天晚上就到岳阳了,以为今天姐姐会来的早呢,便早就来等着了。”

咏絮道:“我是在外面有事耽搁了,来让你看一样东西。”说着把手里的那幅《红梅傲雪图》展开了,雨婷姑娘一看,说道:“这东西也能入了姐姐你的眼,那真是奇怪了”,咏絮说道:“这是一位没有双臂的残疾人所作”。

“哦,我也见过,”雨婷说道:“还真是可怜。”她顺势往咏絮身后瞧去,见一年轻人站在后面,真是气宇轩昂,一表人才,问道:“姐姐,他是谁啊?”指了指弘历。

咏絮一看笑着说道:“他是我的师傅。”雨婷姑娘一声惊呼,“好年轻英俊的师傅啊!”弘历闻声后向雨婷姑娘瞧去,只见她一脸花痴相的看着自己,弘历不动声色的回过头来。只听雨婷姑娘又撒娇的说道:“姐姐,能不能把这位小师傅让给我啊。”咏絮白了她一眼说道:“胡闹,师傅哪有让的。”说完后回头看了一眼弘历,痴痴的笑了。

雨婷还是不依不饶,边摇晃着咏絮的手臂边说道:“姐姐,求求你了,我真的好喜欢他,姐姐……”。

两人正在嬉笑打闹,突然一阵惊呼,一人尖声叫道:“徐公子,你来了,快请上座”,众人都抬头往门口看去。

弘历见一个身材微胖,衣着华丽的公子哥正迈着倒八步走进来,在他前面有一位长得尖嘴猴腮似的公子不断地谄笑相迎,那徐公子挺着大肚来到咏絮旁边坐下,那猴腮公子便做到了徐公子的另一边 。

再看咏絮一脸嫌弃的样子,弘历想起了咏絮曾跟他说过,有一位恶少曾两次获得第一,看来就是他了,湖北布政使的公子徐盛。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徐盛身上,只听那位猴腮公子说道:“徐公子曾两次获得过我们斗宝会第一,不知这次徐公子带的是什么宝贝啊,不知能否让我们提前开开眼界?”

徐盛瞥了那人一眼,高傲的说道:“我的宝贝是无价之宝,岂能随随便便让你们看 。”那猴腮公子被吃了闭门羹,但随即又说道:“是是是,徐公子的东西岂是什么人都能看的,这次斗宝大会,徐公子一定还是第一。”

徐盛说道:“那是。”弘历见徐盛身后站着一位白发老者,虽老态龙钟,但精神矍铄,斜挎着一个大背包,里面装着满满的东西,弘历听徐盛称他为师傅,不知道他又是如何教导这样的徒儿的。此时房间内人们各自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不一会,一位外穿长袍大褂,留着羊角胡须,书生打扮的一位老头走进了房间,往高台上一站,整理整理自己的衣衫,张口说道:“各位青年才俊,五年一次的斗宝大会又到了,这……”

还未说完,一人便插嘴喊道:“死老头子,怎么又是你啊,你看你的牙都掉光了,还来主持斗宝大会,你能识货吗?”话音刚落,屋内顿时乱作一团,有的人哄堂大笑,有的人叽叽喳喳的说话,弘历心想真是市井乱民,毫无秩序。

台上的那位书生老者说道:“吆,这位不是湖北布政使徐鼎大人的公子徐盛公子吗?”徐盛不屑的嘲笑道:“老头眼神还挺好使。”

书生老者说道:“徐公子今天一袭大红袍还真是喜庆,看来这次斗宝大会一定是徐公子拔得头筹,不如让徐公子上台来展示展示他的锦绣华服,让大家开开眼界怎么样。”其他人一听,都想看热闹,都鼓掌叫好。

这徐盛本就是个酒囊饭袋,有头无脑之人,就爱出风头,被别人这么一吹捧,便不知东南西北,迎头就上,歪歪扭扭的站了起来,说道:“好,就让大家见识见识。”迈着倒八步便走上了台。

往台上一站,说道:“大家看我这红袍乃是状元袍,用江南丝绸名品织成的,胸前的这只金虎乃是用金线绣上去的,价值千金,大家看看。”指着胸前的金虎洋洋得意,刚要转身,走向高台的另一边,这时书生老者叫住了他:“且慢,徐公子在这个台子上是不能转身的。”

徐盛问道 :“为何?”书生老者说道:“你一转身,便背对大家,背运背运,必倒霉运啊,更何况你这一转,便把你的好运气给转走了,到时老天都不会帮你了,你一定拿不到这次斗宝大会的冠军了,如果能从那头一直横着走到这头,这叫横行无忌,畅行无阻,寓意着你能直达成功,夺得第一啊。更是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欣赏你的状元袍啊。”

徐盛呆立在原地,说道:“好”,便真的在台上横走起来,两腿外张,一挪一移,甚是难看,便如一只大红螃蟹在台上肆无忌惮的爬行,正好这徐盛还穿着一身大红的衣服,还真是十分形象逼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