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1章 濒临倒闭的精密仪器厂(1 / 2)

加入书签

陪着周卫国他们在柏林参观了几家当地的工厂后,大家除了觉得震撼之外,一点有实质意义的收获都没有。

肖向东果断的提出了自己要单独离开的请求,周卫国想了想就答应了“注意安全就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联系大使馆就是了。

你离开的时候我会把普鲁士大使馆的电话给你,肖总我们一个礼拜后将去风车国,到时候你怎么安排要提前告知我们!”

肖向东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柏林后就直奔科隆而去。

因为那里有他们这次的目标之一,克莱姆精密仪器厂。

这个工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它主要是生产精密仪器仪表,加工精密零配件。

在普鲁士的发展上是做过贡献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可惜到了八十年代后,由于智能控制系统和电脑的广泛使用。

克莱姆精密仪器厂比较原始的精密仪器加工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前些年还好,有老客户支撑着,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从八六年开始,就越来越艰难了。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精密仪器仪表领域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量越来越大,又失去了军工订单。

所以克莱姆精密仪器厂几乎维持不下去了。

老板凯恩想通过政府扶持继续经营下去,但由于拿不到订单,普鲁士政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原本价值上亿米元的克莱姆工厂,现在最多有人出过两千五百万米元,这都还是看在这家工厂又悠久的历史和对普鲁士做出过贡献的份儿上。

肖向东之所以瞄准这家企业,主要是因为这家企业属于比较原始的仪器仪表厂。

在巴统禁运协议的大前提下更容易,把这些看起来已经落伍的技术搞到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广南和鲁兴华两人认为,这样优质的精密仪器厂拿回国内,自己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后,将会使华夏的精密仪器制造领域提前个三十到四十年。

当然了,这需要时间来解决精密仪器和智能电脑之间的衔接。

即便是只买回去了一堆废旧设备,对华夏的机械加工也是有好处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华夏的机械加工还是太粗犷了,大而不精,多而不优。

这一路上他们沿着莱茵河慢慢的游玩着,肖向东也难得跟叶卡娜琳两人放开心情玩耍。

短短的几百公里,他们硬是在路上盘桓了四五天才到科隆。

当然了李广南早就带着技术团队提前赶到了科隆,他们要去提前了解一些情况。

等肖向东他们到达克隆的时候,李广南和鲁兴华等技术大牛已经跟克莱姆精密机械厂的人接触过两三次了。

工厂的情况他们也基本搞清楚了,并且还做出了一些技术性的评估。

于是肖向东他们刚到酒店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李广南等人拉着商量对策。

肖向东很无奈,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事情,他只好哄着叶卡娜琳“你先回房间休息会儿,我说点事就回来!”

叶卡娜琳哀怨的说道“你要快点哦,今晚两岸三通你可别错过了!”

肖向东一听两岸三通,不由得浑身一颤,但还是忍住了“那好,我尽量快点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