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困难补助(1 / 2)

加入书签

这究竟是应该算作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这个集体的问题,还是这个制度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

上周六,陈总管组织了一个班会。

三十三个人的班级,实际到了三十二个人,因为大蛇不在,他又去上网吧了。

这个班会的主题,是讨论贫困大学生的补助问题,即要从班里选出8个人来,划为1、2、3等,分别1、2、5个人,报上去,作为以后学校给补助金的对象。

至于报谁,这个过程就需要班级自己确定了。

如何确定,陈总管给出的答案是自己说明。

简单说,想要补助名额就要自荐,谁想获得帮助,或者说谁家里有困难,可以主动走到讲台上提出来,向所有同学说一下家里的情况,然后班里所有人一起讨论一下,评选一下,看行不行。

当然一涉及到穷的问题,大家都很敏感,这很正常;一说到困难,大家都有些沉默,这个也很正常。

毕竟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有谁愿意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如人呢?

但是当困难一直萦绕在身旁,如同呼吸一般难以割舍的时候,或许这个困难补助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其实上学期我就知道有个困难补助,但我没有去争取,因为什么呢?我自己也不是太知道答案。

我想过,假如时光退回七年,就七年,那时我的家庭的确可以说是社会生活边缘地带的存在。

简单记录几个小事。

有一段时间家里不吃菜,只吃米饭就咸菜,唯一有一个土豆,但是不能吃,那是留着我表妹来我家做客的时候,给她做土豆丝用的。

那时候冬天爸爸妈妈卖冰棍,可是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我爸妈已经不卖冰棍了,但这期间我却一根也没有吃过。

这真的不是虚构的,我现在都不敢想象一个十岁的小孩儿竟然能够那么懂事,竟然没有要过冰棍吃——我佩服当时的我。

当时的家里困难到什么样呢?我隐约记得一直是没有什么蔬菜的、肉更是奢望,当然这没关系,还有饭就行了。

可是在我九岁的那个夏天,家里连大米也没有了!

我爸翻箱倒柜,找到半截十元钱,到银行去换了一张五元钱,然后买了几斤大米,才让我和我妈不至于挨饿。

但是,我当时对此没有太多的刻骨铭心的感觉,因为当时的我还很小,可以说很多事情都不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