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章 第一次御前内阁扩大会议(壹)(1 / 2)

加入书签

九月十二日,第一次御前内阁扩大会议。

二十多朝廷重臣济济一堂,御书房中稍显拥挤。

重臣们先对储君见过了礼,储君逐一慰问了重臣后,会议才进入正题。

大司农卫忠先率先开口道:“殿下,江东削减了三成秋赋,此事非同小可,还需尽快拿出个章程以为应对,不然朝廷用度怕是立刻便要捉襟见肘。”

姜云逸横跨一步,拦在储君面前,故作狐疑地问道:“大司农此言差矣,秋赋乃一年税赋之大半,要支应朝廷一年开销,如何便会立刻捉襟见肘?”

卫忠先被噎了一下,只能没好气地解释道:“秋赋大幅缩水,会动摇各方对朝廷信心。财政缺口太大,如何来年厘定支出眼下便要争执不休了。”

少府卿文仲谋也立刻附和:“的确如此,少了这六万万钱,各方面都要削减开支,朝廷要维持着实不易。何况眼下正值北伐,额外支出本就极大。”

鸿胪寺卿薛定贵、廷尉寺卿张朝天、太常寺卿韩三元、河南尹郑长峰、宗正寺卿姬太鳞纷纷出言附和。

府寺上卿们不论派系,竟出奇一致地声援大司农卫忠先,表达了对来年朝廷财政支出不足的强烈担忧。

实权大将们不适合插口,但也饶有兴致地看向姜云逸,显然是想看他如何应对上卿们联合逼宫。

宋九龄、赵广义和李镇元皆是面无表情,只是各自心情却有所不同。

宋九龄明显有些担忧,内阁立足未稳,这些人摆明了冲着内阁来的,毕竟他坐这个位置是稍微有些底气不足的。

赵广义心情复杂,三分希望那个缺德玩意儿能栽个大跟头,七分却是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李镇元则是真的从容,活到这个岁数,早就看淡了一切,这个兵相主要是为儿孙、为手下那一大帮子人做的。何况这把火,肯定烧不到他身上。

政治经验不丰的姬十三被这群臣联手逼宫的场面稍稍惊到了,旋即便反应过来,看了看四位神色从容的相国,心下稍定,面无表情地保持着沉默。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姜云逸身上,都在浮想联翩地猜测其应对方式,凭口才狡辩?还是用出人意料的手段反击回去?

面对府寺上卿联手逼宫,姜云逸负手而立,云淡风轻地道:“六万万钱而已,均摊下来,每月不过五千万。投总八月的流水都有一万万多钱了,净利三千多万。”

众人闻言都是有些惊异,都知道投总的生意开始发力了,那个镜子和香露生意火爆,造纸和皂角也纳入了进来,没想到盈利能力竟然这般强?

卫忠先似乎早有准备,当即不屑地道:“投总朝廷只占三成份子,朝廷的利也不过千万而已,哪里补得上江东的亏空?”

姜云逸淡然道:“卫公且看着便是,至迟来年春,只投总一家便能补上江东的亏空,待几个工业基地摊子铺开,天下的钱财都进入产业,保证司农寺数钱数到手软。”

听他说得云淡风轻,好像这钱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容易,众臣皆是惊疑不定,光靠吹牛就能糊弄过去?

卫忠先却步步紧逼地追问道:“这得多大的产业才能补上?若是二三年以后才能补上,眼下如何过活?”

姜云逸抬起右手,比了三根手指头,极度自信地道:“三个月内,便能见分晓。”

他不肯细说,但敢当众承诺,若是兑现不了,威望必定遭重创,可眼下卫忠先却不好太过纠缠,略一思量,便调整攻击焦点,问道:“便是钱财真能补上,可这缺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又从哪里来?天下田亩的产出可都是有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