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天大的造化(1 / 2)

加入书签

谢逊的祖父谢迁是弘治期的内阁大臣,叔父谢丕是当朝的吏部左侍郎,除此之外,家族还有多人在朝为官,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强。

朝廷也对谢迁后人被害极为重视,不仅调动大量的兵力把佛郎机人逐出了宁波和漳州,还剿灭了佛郎机在海上苦心经营的双屿港。

虽然报复的目的达到了,可却始终找不到女儿的踪迹,这让曾经英姿勃发的谢逊愈发着急。

要知道,那海外的倭寇就是畜生,一个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落入他们手中,到底能有什么样的下场,他不敢去想。

随着近年来,一次次派出去的密探空手而回,谢逊也开始日渐消沉,终日躲在内宅长吁短叹,既拖垮了身体,又荒废了生意。

半年前,在听说定海要开放海禁的消息,他终于振作了起来,协调了几千匹丝绸去售卖,居然获得了双倍的利润,这让他从绝望中恢复了过来。

于是,他安排采购大量的蚕丝和棉花,把原来关停的十几座纺织作坊,三万多台织机全部开动了起来,打算重振谢氏在商业界的荣光。

结果,作坊刚刚开工,定海那边就打起来了,不仅关停了贸易,还加强了海禁,就算小批量的货都售卖不出。

要知道,原材料的采购可是花掉了谢氏多年来的积蓄,部分款项还是抵押了作坊从钱庄借贷来的。

随着仓库挤压的丝绸和棉布越来越多,谢逊一夜白头,愁得茶饭不思。

前几日,钱庄的蔡掌柜居然带来一个佛郎机人,说是要大量采购丝绸和棉布。

虽然谢逊极为抵触佛郎机人,可毕竟有几万个工人跟着吃饭,这所有货物羁押在手里也不是办法,他只能勉强洽谈。

结果对方开出了极低的价格不说,还和钱庄联合起来,扬言不低价售卖,就要求尽快还银子,否则就收了作坊。

本来向钱庄借贷的十万两银子契约就是三个月,如今时间到了,谢逊也无话可说。

可十万两银子就收了他辛苦一辈子赚下的家业,他不甘心。

于是派人四处打听,希望低价售卖丝绸和棉布,以便回笼资金,结果得到的消息却是残酷的。

如今国内销路不畅,海外贸易又被禁止,唯一能吃下这批货的只有盘踞在濠镜(澳门)的佛郎机人。

据说佛郎机人的贸易已经得到了朝廷的默许,还允许他们在濠镜建立了居住点。

谢逊脸色阴沉,咬牙切齿道:

“这是一个圈套,他们定是得知了叔父去年刚刚过世,谢氏在朝堂的影响力大不如前,才敢设局夺我家业。”

“要不,就把货物售卖给佛郎机人吧,如此一来,还能度过眼下难关。”陈氏边擦拭眼泪,边无奈地看向丈夫。

“绝无可能,”谢逊神色激动中带着狰狞,怒道:

“先不论这些成本都要二十万两的丝绸棉布,他们只愿意支付十万两的低价。

单是佛朗机人掳走女儿一事,我谢某就与他们不共戴天。”

陈氏凄凄艾艾道:

“可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要卖祖宅和田产?那可是老太爷留下来的,这要卖了,会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后人!”谢逊仰天狞笑,沉声说道:

“女儿都没了,哪里来的后人?就算卖了所有的祖业,我也要到京城去告御状,问问如今的天下是怎么了,大明的商贾不许出海,却把好处都给了那南蛮子。”

就在这时,有门房匆匆来报,站在厅前台阶上,说道:

“老爷,门外来了位道爷,说是谢氏天降大喜,望老爷过去一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