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章 秦人五苦(1 / 2)

加入书签

烟雾弹与照明弹是青棂星出门前为防意外,在系统仓库里订购的。

系统仓库还是很有底线的,枪支弹药之类绝对不允许涉猎。

被现代科技吓到,山匪退出园外,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天明时分,山匪又开始蠢蠢欲动。

正要发起二次攻击时,巴家援军到了。

蒙辛、嬴文率园内众人配合巴家私军,终于将匪首等一百余众拿下,其余贼人四散而逃。

提审犯人,对嬴文而言并不陌生,一番折腾,终于真相大白。

果不其然,这伙山匪之所以那么能打,确实并非一般的乌合之众,他们大多军人出身。

随着韩赵两国的覆灭,有人选择屈服,也有人选择了反抗。

战国末期,不愿做秦民之人不少,最典型的就是鲁仲连。

他的名言“鲁仲连就是跳海而死,也决不愿成为秦人”,使其名噪一时。

鲁仲连讨厌秦国之因:一是认为秦国欺凌他国,像恶霸;二是秦国对自己的百姓亦不好,犹如使唤奴隶。

秦人之苦,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七个字高度概括:“秦士戚而民苦也”。

后世也有人将其总结为“五苦”:

一是职业之苦。作为秦人或农或战,如欲经商,风险很大,一旦失利,将被治重罪。

二是不自由之苦。秦国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控进出闾里,手续繁琐。

三是严刑之苦。犯了轻罪,亦会被重处。

四是连坐之苦。一人犯法,五户邻居共罚。

五是劳役之苦。秦人一生之中架桥、修路、建陵墓之类苦差应接不暇。

与秦国不同的是,山东六国多信奉儒家思想,轻徭薄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青棂星作为历史系学生当然清楚这些,司马迁有言:“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

正如当年韩王将上党郡拱手送与秦国,郡守带领百姓“背秦入赵”,可见天下之人有多么嫌弃秦国。

巴地的这股新山匪,正是由韩、赵两国被打散的士兵纠结起来的,他们不愿归顺秦国,故进山为匪。

与蒙辛相比,嬴文是地道的秦人,出生后就在秦国长大,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与做法实难容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