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3章 个体纺织业(1 / 2)

加入书签

随后,向东给大家算了一个账。

一公斤棉花,国家收购价是,

兴姜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长绒棉2,75元/斤;兴姜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长绒棉2,233元/斤等,

棉农卖棉花的价格,一公斤不超过五元钱。.

如果将其纺纱织布后,一公斤的棉花可获得收入二十四块钱。

也就是卖布三块钱一米。

这个价格,比乌鲁木齐的布匹市场的价格便宜百分之十。

这账一算,会议室中,大家都坐不住了。

过去,各县的产值,就能翻五倍了!

那些县长书记们,争相送当地的水果给康德吃。

“康老板,吃这瓜,挺好吃的。”

“你瓜好吃,有我的葡萄好吗吗?康老板,我请你吃我们的特产,其他的地方的葡萄没我们县的好吃。”

“……”

各县的负责人回去后,一宣传,马上,河田就热闹了。

棉农高兴地与乡县签了协议。一个月后,加班加点生产的十个设备厂,将三十万套设备送到了河田。

厂家来了很多的人,负责安装。

并且培训棉农,掌握技能。

而曹云让区劳动局去了一些棉纺织布产业大的地方,高薪招人。

招那些技术工人,还有设备维修保养的技术工人。

这些人一到,棉农只学习了七天,就开始纺纱了。

要知道,连续两三年的棉花卖不出去,棉农的家中,压的太多棉花了,

这一开工,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后,棉农的布匹,全部卖给了康德。

每一家一户,棉农的收入,就达到了五万多块。

要是只卖棉花,最多只能卖五千块。

差距太大了。

这还是只用了库存的一半的棉花。

还有一半的棉花没有使用。

如果将库存的棉花全部织成布,那么,每家能收入十万以上。

最多的家庭,可以收入十五万。

现在,河田的人对向东,那是特别的亲。

到处都有人在说,“我们的向书记如何如何。”

一下子,河田的工农业的产值,冲到了全自治区的第一位。

向东也受到了自治区的表扬,更受到了大红门的表扬。

听说,下一步,向东就会兼任自治区党委常委了。

康德,也高兴地不得了。

这一批的布匹,让康德赚了大钱。

他在香港放出风,“我手上有布坯。”

马上,找上门的人就有十几个,

都是想一口吃下康德的布匹的。

那怎么行?

给了你,我不就得罪了其他的人?

于是,康德便将布匹分成了五等份,由大家去竞价。

这一竟价,比康德预计的价钱要贵百分之二十。

大家之所以抢,是因为,兴姜是长绒棉。最好的棉织出的布,当然是最好的布了。

五个人中标后,马上去准备,要车皮,从河田向香港拉布。

没中的人围着康德不放。

康德只得说,“三个月后,还有一批布。”

这些人才放过了康德。准备下一次的竞价。

结果,这一回的布匹,让康德赚了二百七十亿。

去掉了投资的二百亿,还赚了六十亿。

那十亿,是康德请工,配套服务的开支。

要知道,三个月后,还有一批。

那么,康德第一年的投资,第一年就能赚到三百多亿。

当然,这个机会是巧合,那是河田的棉农,将三年的棉花留了起来。

一下子,全拿了出来,织了布,就赚了大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