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中意盛唐(1 / 2)
就在曾忆乡每天监督儿子的暑假生活时,王忠明将梁老设计图纸的细稿送到董事长办公室过目。
根据曾忆乡的设想,未来的两所学校的建筑风格是仿唐朝建筑。纵观全中国,当今各级各类学校都未出现完全仿唐制建筑群的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盛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主次分明,注重对称与规整,高低错落,大型廊院组合复杂。而今的批地,很多都在一百亩左右,学校地盘窄了根本无法修建。二是盛唐时期的建筑特别讲究装饰艺术,这种装饰艺术哪怕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是世界一流水平,如琉璃、彩绘、雕刻,无一不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技艺和艺术成就。因此,仿唐建筑群的各种装饰成本太高。仅此两条就限制很多办学者。
既然搞仿唐建筑群的学校有这么多望而生畏的条件,曾忆乡为什么仍然还要建两所仿唐建筑群呢?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曾忆乡办学的一些考虑。
曾忆乡在思考办学校的当初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自己兴办的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公办学校对此类问题早有答案,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私立学校则分别有自己的培养目标,要么培养社会精英,要么培养睿智智者。
曾忆乡对这些理念都不排斥。因为他们大体都以积极向上,文明和谐。曾忆乡对于自己兴办的学校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四个鲜明的特征:爱国、立志、博学、笃行。曾忆乡以此为办学的唯一理念,不单是学生要践行,所有教职员工都要践行。
而环顾今天的学校,很多校长和办学者都忘了初心,变成了看重分数和成绩,而看轻德行的培养。高分低能的现象不胜枚举,有的孩子除了在读书这块儿是个学霸以外,不会做家务、不懂得尊敬长辈、不会与人相处……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就是一个低能儿。而且这样的低能儿还多数诞生在所谓的名校之中。曾忆乡坚决不会培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绝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就要培养有爱国心,有向志,多博学,肯笃行的普通中学生。
曾忆乡相信,只要把这四种品质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无论以后他以后身处何方都会成为自食其力之人。至少,这样的学生不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和麻烦。教育,还是把眼光先放低一点吧,先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再谈他以后的发展问题吧。
在所有的品行中,曾忆乡尤其看重学生的爱国品行,而爱国这种品行从小到大都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让学生感受、认同乃至维护、赞颂祖国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就是从心底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而曾忆乡认为让学生感受与认同祖国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而盛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大一统的王朝有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除去短命的秦、晋、隋、元,就剩下汉、唐、宋、明、清。之所以没有选择强汉的建筑风格,有几个原因:一是不如唐朝建筑恢弘大气,二是汉朝建筑还未达到中国建筑的巅峰,三是汉朝建筑的色调不如唐朝丰富、鲜明,以红色与黑色为主,与唐朝建筑色彩相比,确实单调。
宋朝在文明、科技、富庶上与唐朝有一比,可是军力羸弱,未曾开疆拓土,称不得“盛”,故弃之。而明朝昏庸之主甚多,也未在开疆拓土上有多大建树,故不取矣。清朝,是蛮夷小族建立的王朝,算不得汉人的中原王朝。只“驱除鞑虏”四字就将满清王朝死死的钉在耻辱柱上。
所以,曾忆乡花再多的钱也要建造仿唐建筑学校。当然,曾忆乡建造仿唐建筑群还有一个心思。试想看看,当蓉城市民见到了一所如此气势恢弘与庄严的仿唐建筑学校,家长有不动心的吗?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浓浓的盛唐建筑群中学习与成长,就像网络上的一句段子:“孩子们每天上学犹如上朝。”曾忆乡相信,自己这两所学校是天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然,盛唐留给后世影响最深远的还有诗歌,“唐诗宋词”的说法就是对唐诗地位的肯定。
曾忆乡在对学校的构想中,早已嵌入唐诗的位置。他要把最富盛名的十六首唐诗以碑或贴的形式矗立立于校园的每个显眼位置,让所有进入校园的人真正能够感受盛唐文化的巨大魅力。至于碑或者帖的材质他已经想好了,就用汉白玉。有了盛唐气势恢弘与庄严的建筑群就有了盛唐的韵,再添上不朽的唐诗就有了盛唐的魂。曾忆乡就是要让自己的学校兼具唐韵与唐魂,这才能够充分体现盛唐的豪迈与气势,优雅与底蕴。曾忆乡要让这两所学校永远成为蓉城市民心中读书的圣地。
曾忆乡仔仔细细的审视王忠明展开的两所学校的设计草图。总体上看,蓉城长江初中与蓉城长江高中两所学校都是仿唐风格,但是,高中的建筑更显宏大气势,更为庄重。而初中的规制和规模略小一些,但楼台亭阁却要多一些,在宏大中透露着灵动与雅致。两所学校这样的布局与学生的年龄和审美意识有关。
两所学校的正大门是朝南向的,仿大唐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形制,不过改五门为三门,中间一大,两旁一小,上有匾额。进大门后有一块唐制照壁,照壁之后,就是一条长百米宽四十米的“朱雀大道”,大道的尽头是行政大楼,名曰“德政楼”,楼前有一升旗台,仿唐制。
大道两旁左殿右水。殿名曰“文宣殿”,是祭奠孔子怀念先贤的地方。“朱雀大道”的左边是学术馆,名曰“六学馆”。“朱雀大道”的右边是艺术馆,名曰“云韶馆”。“云韶馆”旁边有一湖水,曰“蒹葭湖”,面积约七八亩。湖边种植垂柳,水中种植荷花。
↑返回顶部↑